中原传统民居临沣寨
时间:2016-08-09 来源:《中国文物报》2016年8月9日 作者:曹晋 字体:大 中 小
临沣寨又名红石寨、朱洼寨,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堂街镇境内,坐落在碧波荡漾的北汝河畔,发源于香山的利溥、沣溪两水分别从寨东寨西流过,流向北汝河。整个村落被一种浅红色条形石砌筑的寨墙紧紧围着。围长约1100 米、高6 米多的寨墙上有城垛800 个。故当地人又称临沣寨叫“红石寨”或“红石古寨”。临沣寨是全国罕见的保存完好的古寨,它有雄伟的红石寨城墙、潺潺的护寨河以及保存完好的古民居。2013 年5 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临沣寨的历史渊源
临沣寨的历史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甚至更早。郦道元(约466-527 年)在《水经注·河水》中记载:“柏水经城(宝丰)北复南,丰溪自香山东北流入郏境,至水田村。一由村南而北,一由村北而东,环村一周,复东北至石桥入汝。”因村在“二水”之间,故村名为水田村,也就是临沣寨的前身。村里老人回忆说:临沣寨建在一个洼地中央,周围是千亩水田,大雁南来,芦苇飘香,构成了一副天人合一的画卷,从外观上来看像水洼里的一条大船。
明万历年间,中原地区爆发瘟疫,人口锐减,山西洪洞县一支朱姓人家移民至此,租借张姓人家土地种田为生,强龙压住了地头蛇,短短30 年内,张家就沦落为朱家的仆人,这里的地名也由原来的张家埂改名为朱洼村。临沣寨的兴衰与朱家的命运息息相关。
清道光和咸丰年间,朱氏家族一分支的朱怀宗及其子朱紫贵、朱振南、朱紫峰三兄弟靠盐业贸易发迹,达到鼎盛,人称“朱洼寨”。《郏县志》中记载:“朱紫峰捐助河工,义叙监知事”,即朱紫峰通过捐助黄河,当上了河南省盐运使知事,为全河南最肥的职位之一。朱氏三兄弟发迹后以乐善好施、行侠仗义为世人尊崇,但对自己拥有的巨额财富非常担心。清咸丰末年(1861 年),面对纷繁乱世,朱氏三兄弟商议扒掉土寨,建石寨。寨墙为外石内土结构,外墙60 厘米长的石头全部取自紫云山的红色花岗岩,内墙则就地取材,全部是挖自护寨河的土,像狭长的船形。为使寨墙坚固,红石条每一顺石隔一把石,中间空当用3 至4 块红石条顺着填满,再取土屯住夯实。寨墙内为朱洼村,占地面积7 万平方米,周长1100 米,高6.6 米,寨上分设5 座哨楼、800 个垛口,耗资700 万两白银,清同治元年(1862 年)红石寨建成,取名临沣寨。
人生如棋局,临沣寨竣工十几天以后,朱紫峰就被朝廷革职,朱紫峰是朱家的顶梁柱,他的革职,对全家族的打击是灾难性的。风起于青萍之末,古堡竣工似乎为家族悲剧拉开了序幕,朱家老二朱振南战死,朱紫贵的女儿也因不堪封建礼教而上吊自杀,随后老大朱紫贵因痛失二弟和女儿,悲痛而死,老三朱紫峰出狱后,闭门不出,于同治年间抑郁而终。朱振南27 岁的女儿成为临沣寨最后一个当家。这位少妇嗜赌,终将临沣寨整个城堡都输了出去,临沣寨也随着朱家三兄弟的死亡而败落了。临沣寨衰败的背后也有它的历史必然性。道光、咸丰、同治年间,西方资本主义以武力打开中国大门,代表中国封建商业经济的盐商淡出历史舞台,代之而起的是中西结合的官僚买办资本江浙财团的崛起,而临沣寨朱家三兄弟的命运只不过是历史大转折时期的一个缩影。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该寨曾在抗战中发挥过作用,据《郏县志》记载,1945 年6 月3 日,日军攻打临沣寨,村民曾利用寨墙英勇抵抗,最后日军弃城而走。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第一次攻破临沣寨。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临沣寨更名为朱洼大队。解放后在全国拆除寨墙的潮流中,由于恰逢洪水围困,为防汛需要寨墙得以保全。寨内现有居民600 余人,保存比较完好的明清古民居近400 间。有关专家考证后认为,这是中原地区发现的第一个保存如此完好的古村寨,在全国也非常罕见。2001 年,郏县成立了临沣寨开发办公室,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临沣寨进行了保护性修复。
临沣寨的建筑特征
整体布局匠心独具。临沣寨在总体布局上遵循了中原堡寨式传统民居的特征,是当地建造技术、生产生活方式、社会伦理、审美观念、风水文化等传统文化要素的综合体现。古寨建在汝河冲积平原的洼地上,利溥、沣溪两水之间,总占地7 公顷。古寨俯视呈椭圆形,周长1100 米,高6 至7 米,按八卦的乾、坤、巽三个方位,分别设西北门“临沣”,西南门“来曛”,东南门“溥滨”。寨内有东西、南北大街各两条,呈“井”字形交叉。站在临沣寨东寨门前只能看到城墙内的建筑,看不到主街道。主街道与城门呈120 度夹角,寨内南大街、北大街为主街,东小街和中街是副街,街道呈井字形交错。除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是直道,其他小胡同都是丁字形的死胡同。寨内现有明代民居三间一院,清代建筑100 余栋,400 多间,这些建筑虽数量繁多、时代有别、规模不一,但规划有序、布局严谨、类型齐全,体现了建造者的独具匠心。
建筑艺术朴实考究。临沣寨古民居多为五脊六兽硬山顶,青砖高浮雕花脊,房坡覆盖灰色小板瓦,属于典型的中原民居风格,建筑朴实敦厚大气。临沣寨内有不少明清建筑,其中以朱氏三兄弟家的宅院保存最为完好。建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 年) 的“汝河南岸三镇府” 之首的朱镇府古建筑群落,规模宏大,风格独特,是临沣寨的最大最核心的建筑群。朱镇府是指清代河南汝州直隶州盐运司知事朱紫峰的官宅,占地面积2516平方米。仅从高大的门楼,古老精美的砖雕、木雕、石雕、彩画,临街墙上镶装的拴马用的“把石鼻” 等处,就可看出当年朱镇府的显赫和繁荣。值得一提的是,朱镇府是一座封闭的瓮城,从前门到后门,是曲折的十三进门,也就是十三道关口。老大朱紫贵的宅院建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 年),是一进三的四合院,占地面积1322 平方米。三进院的内宅布局严谨、古朴典雅,有正房、东厢房、西厢房,均是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青砖蓝瓦。正房的屋门下部设有两个“枪眼”,门槛下设有供猫通过的“猫眼”,还有小姐的“绣楼”。老二朱振南宅院建于清道光十一年(1831 年),高峻的屋脊,灵巧的窗棂,令人惊叹。东西厢房的门楣之上悬挂着“迁善”、“补过” 的家训。
建筑文化内涵丰富。临沣寨大到选址布局,小到建筑构件,处处体现“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的传统文化。临沣寨从风水上来说,其两面临河且处于洼地,能聚水聚财,属于风水宝地;城门设置上完全按照八卦设置;象形上它则像一个小船。3 个寨门,同样暗藏玄机,据传是按照易经八卦其中的3 个方位而设置的。东门“溥滨”和南门“来曛”,均取自《诗经》。西门因临寨西的河流沣溪而取名“临沣”,这也正是今天临沣寨寨名的由来。宅院屋面为仰铺灰色小板瓦,方椽子点红椽子头,这是科举功名的标志。其他如木雕、砖雕、石雕等也都体现了淳朴的中原农耕文化。
设施功能完整齐备。临沣寨虽为村寨,实质是一个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小社会。寨内有五口古井,供居民生产生活用水。建有朱家祠堂一座,为祭祀先祖和先贤的场所。建有关帝庙一座,是临沣寨内最高等级的宗教文化建筑,整块红石透雕而成的九棂红石窗古朴厚重。建有“酒馆院”一座,位于朱紫峰东跨院第三进院,用当地所产青高粱制成“临沣烧酒”,专为临沣寨招待宾客、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生子满月所用,酒香扑鼻,后劲剧烈。建有“京货铺”一座,是临沣寨内唯一的商业店铺,专营京广时髦物品,兼营糕点、食盐、香油、瓷器、布匹等物品。可以说,不出村寨基本可满足生产生活之需。
军事防御特点突出。临沣寨作为堡寨型村寨,军事防御特点突出,也是建筑造者首要考虑的因素。寨墙周长达1100 米,高6.6 米,用红条石筑砌,一皮一丁,每两丁间用条石纵向填满,内外均为红石墙,中间用素土分层夯实,寨上分设5 座哨楼、800 个垛口,墙体中央设机枪孔,3 个寨门均装有十厘米厚铁皮镶裹榆木城门,寨墙外设护寨河,墙体坚固,城高水深,易守难攻。寨内设枪炮局一座,专门生产枪炮子弹,为守寨御匪之用。依托“关帝庙”设“局子”,是整个寨子军事指挥所、治安派出所。寨内有“旗杆楼”一座,楼内地坪高出楼外地面五尺,可以居高临下控制攻入该楼的盗贼。另外,寨内设置了完善的防火防汛设施,共同形成了一套严密的防御体系,使这座古老村寨虽历经沧桑却依然屹立于中原大地。
临沣寨是中原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到临沣寨考察后认为:“临沣寨居民建筑从明至清,在时代上没有缺环,它们集中出现在一个村落中,这在我国古民居古村落中实属罕见”。相信随着研究、保护的逐步深入,这座古老村寨一定会再现往昔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