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玉衣的发展与消失过程(周口市博物馆)
时间:2015-01-22 来源:周口市博物馆 作者:梁晗清 字体:大 中 小
淮阳北关东汉陈王刘崇墓,出土有大量的银镂玉衣片,显示当时刘崇下葬时穿着有银镂玉衣,只不过后来该墓被盗,以至于仅剩一些玉衣片了。刘崇死后用华丽的银镂玉衣作殓服,足见汉代贵族对玉的重视和对玉衣的推崇。那么,玉衣是何时产生的?又是怎样消亡的呢?本文试作论述,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古代的人们为什么用玉做衣服呢?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玉”有这样的定义:“玉,石之美者。”考古资料证明,我国最早的玉器出现在距今七千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玉以其独特的材质、色泽成为“石之美者”,加上玉材加工难度非常高,故玉器在被视为珍宝的同时,还被赋予了更为深远的含义,如玉的“温润而泽”象征着“仁”,“缜密似粟”象征着“智”等。佩玉为饰在商代已成为一种时尚,到了周代,人们更赋予玉器种种神秘的道德色彩,把玉与礼联系起来,认为君子的德行就应该像玉一样高洁,所以才有“君子必佩玉”的说法。那时君子在划分的时候,人的德行并不是主要标准,只有地位才是真正的标准,所以只有地位高的贵族才能佩玉。对玉的敬重与崇拜进一步发展为玉能防腐,说“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不朽”,故玉除了日常生活中可以佩戴外,还可以殓尸、辟邪。自古以来就有用玉陪葬的风俗,其中最隆重的就算玉衣了。
作为葬服,玉衣有其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从考古资料考察可知,早在西周晚期虢国墓出土的缀玉丧服,由前胸的一套玉佩和缀于衣服各部位的玉器组成。东周时期就有在死者脸覆以玉面幕,身上敛以缀玉衣服的习俗,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中,在死者的身体部位经常发现有长方形或长方形带齿边的玉片,它们都有穿孔,有的玉片做成眉眼鼻口的形状并按五官的位置排列以象征人的脸部。“从石片的穿孔和排列位置看,可能是先将石片按一定形式缀附在织物上,然后覆盖在死者脸上。”①这些可以看作是“玉衣”的滥觞。
关于玉衣,卢兆荫先生的定义是:玉衣,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时穿用的殓服。又称“玉匣”,“玉柙”或“玉箧”。完整的玉衣,外观和人体形状相似,可以分为头部、上衣、裤筒、手套和鞋五大部分。头部由脸盖和头罩构成,上衣由前片、后片和左右袖筒组成,裤筒手套和鞋子都是左右分开的。玉衣由许多玉片组成,玉衣之间用纤细的金丝、银丝或铜丝加以编缀。以玉衣为殓服,可能是想达到尸骨不朽的目的。②这是基于考古出土资料对玉衣及其外形所做的定义。
“玉衣”一词最早见诸记载是在汉代。《西京杂记》载:“汉帝送死,皆玉衣玉匣,连以金缕”。《汉书˙霍光传》:“光,赐金钱,绣被百领,衣五十匧(同箧),壁珠玑玉衣”。据出土资料可知,玉衣可能出现于文景时期,它是汉代皇帝和诸侯王等高级贵族死后使用的葬服。
三代至汉是中国古代用玉制度产生发展并达到高峰的一个阶段,也是中国古代玉文化的发展在这一时期出现了重大转折,传统玉器中的礼玉制度逐步走向衰落,以玉衣为主体的葬玉制度则逐渐发展成熟并达到高潮。那么,为什么在汉代会出现用玉衣作为敛服的高潮呢?
首先是汉代社会思想的变迁。汉代社会思想有三大特点:一是汉承秦制;二是汉继楚续;三是尊崇儒术。这对汉代玉器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汉继楚续,楚国地处偏远的西南地带,自古就信仰鬼神,认为人死后还能再生,或者说人死后还要在阴间过着正常的生活。汉代统治者希望死后能够继续享受荣华富贵,汉代开国皇帝刘邦及其大臣大多出身于楚地,他们深受楚国文化的影响,加上当年张楚政权在灭秦过程中所处的特殊地位促使了汉初统治者对张楚政权的十分重视。所以玉衣最先在楚国使用并获得发展,其它地区受楚国的影响也开始使用玉衣敛葬。
汉代独尊儒术的思想也推动了玉衣制度的发展。到了汉代,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确立。同时,统治者出于某种政治需要,极力巩固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地位,就大力提倡以孝治天下,社会上一些人标榜“孝道”,往往对死去的人实行厚葬,甚至出现“生不极养,死乃崇丧”的现象。加上统治者为了炫耀自己的生活,他们的服饰不是表示统治阶级的威严就是表现他们的奢侈享乐生活,不是宣扬忠孝节义等就是祈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在这种思想一时的支配下,玉衣成了汉代王公贵族特有的葬具,他们希望死后能不腐烂,并永远享受其荣华富贵。
汉代社会厚葬之风盛行,用玉衣殓尸,耗资惊人。它的制作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根据推算,当时一名玉工制作一件玉衣至少要花费十年的时间,制作一件中等型号的玉衣所需要的费用几乎相当于100户中等人家的家产总和。另外,对玉器、金属加工等手工业技术要求甚高,发达的经济和充足的社会财富是其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而汉代冶铁技术发达,铁工具普遍使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得社会更加富庶繁荣,农业经济和手工业发达,这为玉衣的制作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
不过,从汉代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考察,“玉衣”的出现不大可能在西汉初年。史载有“汉兴,接秦之弊,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饷,作业剧而财匮,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③在这时,统治阶级为求社会经济的发展,提出“休养生息”政策,提倡生前节俭,死后也不能实行厚葬。如汉文帝曾下遗诏要求薄葬,所以这时玉衣并没有盛行。武帝初年,汉王朝通过70年左右的休养生息,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社会财富激增,“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④统治阶级的生活日益淫奢腐化,以至于“土木衣绣,狗马被绩”,“兴造甲乙之帐,落以随珠和璧。”⑤生前穷奢极欲,死后则实行厚葬。玉衣的使用数量开始逐渐增多,使用的地域也开始扩大。
史料证明,西汉时期玉衣使用的礼制并没有出现严格规定。如刘胜夫妇作为诸侯后却使用了天子才能使用的金缕玉衣。东汉时,玉衣使用制度严格化,诸侯使用金缕玉衣的现象没有再出现过。这主要是社会政治力量的对比决定的。西汉初年,刘邦吸取秦亡的教训,安抚名臣大将,给他们分封土地。受封的有“高祖子弟同姓为王者九国……而功臣者百余人。”诸侯王国“大者或五六郡,连城数十,置百官宫观僭越天子”⑥这些诸侯国还掌握着国家的军队以及财政大权,形成了与天子“共天子”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西汉朝廷政权实力相对要弱。这时诸侯国王使用与天子相同的金缕玉衣作为葬服并不算僭越。所以这时并不能建立起严格的玉衣制度。
西汉中期中央集权制得到加强,特别是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后,诸侯国“大国不过十余城,小国不过数十里”,加之“汉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监”,各诸侯王也不再参与政事。从此诸侯王再也无法与中央的实力相抗衡,与天子“共天下”的情况也消失了。这一时期各诸侯国出土的玉衣无论是玉材质量还是整体的制作工艺都赶不上前期了。
东汉建立后,中央集权制的进一步完善促进了礼制的完备,《后汉书˙礼仪志下》指出:皇帝衣金缕,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公主用银缕,大贵人、长公主用铜缕。在玉衣制度已经明确的东汉时代,除皇帝外,任何人使用金缕玉衣都是越制的。至于“郡县豪家”违法使用玉衣,则属僭越(朝廷赐的除外)。桓帝时,翼州宦者赵忠,其父死后归葬安平,私自使用“玉匣”入葬,被发觉后,以其僭越,“发墓剖棺,陈尸出之,而收其家属。”⑦此外,东汉朝廷还将玉衣赐给一些少数民族的君主。不过从东汉出土的玉衣看,玉衣制度得到了较好的执行。淮阳陈王刘崇墓出土的银缕玉衣残片,与墓主人的等级身份相一致。
东汉末年,水旱虫灾频繁发生,农民起义不断爆发,军阀连年混战,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经济已濒临崩溃。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朝廷还是诸侯王国都对制作玉衣力不从心,这时的玉衣制度再一次遭到破坏,玉衣的使用又出现了僭越现象。
东汉后期社会动荡,现实生活的残酷使得人们急于寻求精神的寄托,这时佛教传入中国,道教产生,人们开始从神的微笑中寻找慰藉,这对玉衣的使用起到了抑制作用。
佛教认为死即是生,它注重的灵魂的超度而非对肉体的保存。同时佛教提倡火葬,厚葬之风因此得到抑制。道教主张以炼制丹药和服食丹药而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玉器是其服食的对象,而不是用以保存尸体。
东汉末年的经济,思想已限制了玉衣的使用。到三国曹魏时,文帝曹丕遵循曹操的《遗令》于公元222年作终制,规定禁止使用“玉匣”,理由是“汉氏诸陵无不发掘,乃烧取玉匣金缕,骸骨并尽,是焚之刑。”(参见《三国志˙魏书˙文帝纪》至今,考古发掘中也未见从魏晋以后的墓葬中发现的玉衣,可见“玉衣”敛尸只延续到东汉末年。
参考文献:
①《洛阳中州路(西工段)》,116-124页,科学出版社,1959年。
②《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S]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628。
③汉代司马迁《史记˙平准数》。
④《史记˙平准书》、《汉书˙食货志》所载基本相同。
⑤见《汉书》之《东方朔传》和《西域传》。
⑥《史记˙汉兴以来诸侯五年表》[M]中华书局1959:802。
⑦《后汉书˙朱穆传》。
-
上一篇:【研究】殷墟石门臼形制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