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林漫步>>学术文章

古建筑斗拱的发展及演变

时间:2014-04-25  来源:中国文物报    字体:   

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独创的构件,是中国式建筑特有的形制,是我国木构建筑中最有特色的部分之一,是较大建筑物的柱与屋顶间的过渡部分。斗拱在历史上随着建筑文化的输出,已传播到朝鲜、日本、越南以及东南亚国家,成为超越国界的“中国古典建筑体系”的一个共同的构造特征。

一般所说的斗拱,是指唐、宋以后发展成熟的由一定规格的小木枋(拱)和木块(斗)装配成组的构件整体。先秦到南北朝时期,还有各种不同于这种形式、做法和名称的斗拱。从先秦至明、清,各种不同式样、做法和名称的斗拱,是同一构件的不同发展阶段。可以说,斗拱的变化是建筑历代变迁的标志式样时程表。从空间来讲,斗拱也还存在着地区差别。南北方斗拱各有特点,地域差别比较大。斗拱是怎样产生又是如何发展、演变的呢?

汉代以前的建筑既无实物又无较准确的图像或模型,不能做具体探讨。但从青铜器模型及图像可知,这时建筑风格朴质厚重。在商周时,木构建筑上已用栌斗为垫托构件。《论语》中“山节藻梲”之句,其中山——山形纹,节——大斗,藻——卷草纹, 棁——柱。春秋战国时已出现斗和拱的组合。它们即是结构、构造之必需,也具有装饰作用。

一、插拱就是弯曲的斜撑,斜撑由擎檐柱蜕变而来

以木结构为骨干的土木混合结构的中国古代建筑,从河姆渡遗址所发现的带有健全榫卯的木构来看,已有超过七千年的发展历史。从奴隶制早期,高大的土木结构殿堂就要求出檐深远,因此相应地要求有一定形式的承檐结构。通过建筑考古发现,河南偃师二里头早商高级建筑遗址(F1)在主体殿堂檐柱遗迹的周围有遗存的小柱洞——擎檐柱遗迹。另外在湖北红花套大溪文化遗址、湖北黄陂盘龙城商中期高级建筑遗址中都有发现。因此擎檐柱是商殷时代高级建筑的一种主要承檐方式。

到了殷晚期遗址,考古发现未见擎檐柱迹。土木结构的高大建筑,其屋盖如果没有专门设置的承檐结构,仅凭屋椽悬挑,屋檐不会太大。据建筑考古专家杨鸿勋先生推断,为了既加大出檐,又防止擎檐柱根的腐烂,根脚提升到台基或散水面位置,有的改进为明础。表现出承檐结构的发展趋势主要在于改善擎檐柱基础的防潮问题。因此后来擎檐柱的根脚更加后退。在现在民居中尚保留有这一发展阶段的标本。在黄河流域,如山东阳谷七级镇古街民居防雨披檐使用擎檐柱;长江流域,如湖北江陵纪南城址卓安村民居的擎檐柱等。民间建筑有的使擎檐柱变为斜撑。开始为落地斜撑,再发展则缩短杆件,下支点上移而离开了地面,成为短斜撑。进而有了利用自然曲木的斜撑。这便是“栾”构件原形,即插拱或丁头拱的雏形。据《诗经·小雅·斯干》中有“如蹊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晕斯飞”。可以估计屋檐的结构由落地支承到悬挑的变革以及屋面由茅茨到敷瓦的变革,约完成于《斯干》成文的西周晚期。

结论:承檐的高级结构——向前后悬臂出跳的斗拱,是由承檐的低级结构——落地支承的擎檐柱进化而来的。

【访问次数: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