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新时代 践行新思想 展现新作为
时间:2017-12-08 河南博物院 字体:大 中 小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的十九大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伟大号召,开启了当代中国走向文化强国的新征程,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迈入了新时代。我们要审时度势,用新思想来引领新发展,按新要求来展现新作为。
用新思想来引领新发展
党的十九大将文化建设提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高屋建瓴地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深化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彰显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坚定的文化自信和强烈的文化担当。河南是全国重要的文化大省、文物大省,河南博物院作为中原腹地最大的央地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阵地,是推动河南文化繁荣兴盛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我们要立足河南文化工作实际,切实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使命。要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航标灯塔、精神砥柱、行动指南、党建圭臬和新时代文博工作的最高遵循,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高度,从坚定“四个自信”、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战略高度,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以宏大的历史视野、科学的理论观点和高超的战略思维来审视谋划工作,牢记总书记对河南发展的殷切期望,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谱写新时代文博事业繁荣发展的新篇章,为加快构建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和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舆论条件、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也体现在文博领域。当前,河南博物院面临的问题和压力十分突出,主展馆因加固维护工程无法对外开放,临展厅举办和引进的展览与观众文化需求之间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十分明显,文化创新动力不足,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尚需进一步明确。我们要采取有力措施,积极主动作为,创新应对,充分挖掘好、利用好文博资源,顺应新时代要求,举办多样化的文化传播和普及活动,精心打造公众服务品牌,延伸服务功能,着力推出一系列有思想、有深度、有温度的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新期待。
一是举办主题鲜明的精品展览。要以基本陈列为主体、专题展览为特色、原创精品展览为辅助,依托和突出文物藏品优势与特色,策划举办不同规模和规格、不同观众定位的系列原创展览,弘扬中原文化。要通过整合文物收藏单位的藏品资源,围绕“文明向心力”“世界文明”“大师系列”等主题,积极策划、筹备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临时展览。实施中原文明展示工程,深入研究挖掘文物蕴含的文明互鉴成果,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有高度和深度的文化交流活动,让中原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二是举办特色的教育服务活动。要精心打造和推出具有区域特色的教育服务品牌,开展新颖独特、生动丰富、益智有趣的教育项目,达到让观众走进历史、感悟人生、开启心智、传承文明的目的。要举办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青少年系列活动,提高青少年的实践能力、公益意识、人文素养;办好“中原国学讲坛”等文化传播活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历史文明,普及科学知识;做好志愿者服务,围绕文化志愿服务、关爱志愿服务、社区志愿服务、网络文明志愿服务等五大主题,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宣传推广、公益性文化讲座、爱国主义宣讲等志愿服务活动。
三是做好华夏古乐的传承保护。以华夏古乐团互动演出的形式,将博物馆展示方式由静态和平面变为动态和立体、将博物馆由被动受教的课堂变为对话和参与的空间,让观众在欣赏文艺活动中零距离了解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感悟历史文化的深刻内涵。
按新要求来展现新作为
要时刻把握十九大对文化建设作出的新部署,深刻领会贯穿其中的坚定信仰信念、强烈的历史担当和求真务实的作风,坚决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一是要在传播教育上见成效。依托河南博物院独特的资源,以历史教室为龙头,以互动和体验方式为主要形式,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广泛开展科普讲堂、互动活动,让公众感受到博物馆既是高雅的知识殿堂,也是充满趣味的奇妙屋;要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拓展服务领域、方式和手段,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满足公众参观、学习、赏鉴、娱乐等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积极创新博物馆文化传播方式,讲好文化故事,传播美丽声音,努力把博物院建设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核心阵地,公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感受文化体验的生动课堂,展示中华文明的传播高地。
二是在创新发展中出实招。结合博物馆工作实际,梳理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文博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积极承担博物馆的社会责任和文化使命,自觉肩负起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传承文物价值,萃取文化精华,延续中华文脉,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导向,以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立足点,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展览,厘清文物蕴含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涵、突出特点、表现形式,找出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以物见人,推出有文化含量、丰富语境、观点和故事的精品展览,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人们领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催化剂”和“助推力”。要不断加强博物馆信息化、大数据建设,打破博物馆传统的时空界限,拓展服务广度、深度与时限,构建符合时代特征的现代博物馆文化传播体系。
三是在文物保护利用上下功夫。积极探索建立馆际藏品资源交流共享机制,提高藏品合理利用效率;稳步推进馆藏文物保存环境达标工程,努力改善文物藏品的保存条件;加强可移动文物的保护,提升文物保护修复实验室设备设施功能。
四是在学术研究上求突破。加强博物院科研的支撑作用,把提升科研能力作为提高博物院内涵发展的核心任务,积极探索人员管理、项目管理、经费管理、绩效考核评价等机制,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现有的科研平台内涵建设,坚持“高起点、高质量、有特色”的标准,成立音乐考古声学实验室,开展音乐综合研究。提升河南博物院博士后研发基地、河南讲解基地、纸质文物修护基地建设水平,努力把科研基地建设成为“人才高地、学术高地、创新高地、贡献高地”。强化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跨界、跨学科合作,共同研究,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通过课题申报、出版论文集、举办论坛、与国内外博物馆及研究机构交流等多种途径,提升科研能力、学术地位和社会影响力。
五是在人才队伍建设上求发展。以建设一支专业合理、创新能力较强、数量与质量基本能满足文博工作需求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目标,坚持引进与引用、培养与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探索和建立人才引进、培训、选用、激励等多项工作机制。大力培养、引进紧缺专业人才,搭建人才终身学习平台,扶持资助优秀人才主持重大课题、领衔重点项目。依托“两讲堂(北京大学河南博物院讲堂、郑州大学河南博物院历史讲堂)两基地(河南讲解基地、河南博物院博士后研发基地)”,通过“名家推介工程”、在职培训、脱产学习、传帮带等方式,开展人才培养,努力造就一批结构合理、专业知识丰富、理论基础扎实的人才队伍和行业领军人才。
六是在引导中小博物馆发展上做文章。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挥国家级博物馆的示范带动作用,对省辖市博物馆的业务工作进行指导帮扶,积极探索连锁、分馆、联盟发展,构建博物馆协作网,推进省辖市博物馆事业发展上台阶上水平。
七是在提升中原文化影响力上求提升。深入拓展文化交流途径,创新文化交流模式,加强与国际博协、欧洲博协及日本、美国等国的文博机构的合作,积极开展“展览交流”“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等人文交流活动,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扩大中原文物外展数量和规模,讲好中国故事,展示好中华灿烂文化。
八是在从严治党上求深入。严格落实“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的战略部署,引导全院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落实,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完善党建方面的基础规章制度,打好党组织的根基,推动党的建设全面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