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博资讯>>省内新闻

来自康百万庄园的馆藏精品

时间:2017-09-20   巩义市博物馆   王培明  字体:   

巩义博物馆位于巩义市杜甫路82号,是国家三级博物馆,占地面积16680平方米,展厅面积5700平方米,馆藏文物16002套,14万余件,其中收藏康百万庄园相关文物600多件,常年展出康百万庄园文物20多件。

文物是文化的载体,历史的见证,透过文物能反映出当时人们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现挑出巩义博物馆收藏的康家五件代表性器物供大家欣赏和研究。

第一件:咸丰款御窑方斗杯

该瓷器属于标准官窑瓷器,官窑是指皇家设立的烧造瓷器的窑口,其主要目的是为最高统治者及贵族提供日常使用和祭祀所用的瓷器,代表了当时瓷器烧造的最高水平。该器物属于清代,高9.2厘米,口长22.2厘米,口宽11.4厘米,底长13.1厘米,底宽9.3厘米,杯为方斗型,侈口,口成长方形,深腹,斜壁下收,方形圈足外撇,杯两侧各有一红色描金龙首耳,杯施青色釉,边沿描金,内沿为蓝色花纹带,杯内底布绘彩色麒麟图,周围布以云气纹,足部外撇为红色花纹带,足底为“大清咸丰年制”款式。杯外壁绘御窑烧制图,整个构图结构严谨,虽绘有四个侧面却不间断,一气呵成,把整个御窑的烧制流程呈现在人们面前。咸丰五年,咸丰官窑毁于战火,因此咸丰官窑瓷器甚少,御窑烧制图显得弥加珍贵,这件文物为研究咸丰官窑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

                                      

第二件:象牙笏板

该笏板属于明代(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长51厘米,宽8厘米,厚0.6厘米,呈弧状,上宽下窄,磨制精细,骨纹清晰,背面有一紫色圆斑,笏板为骨黄色。笏板,又称手板、笏板,也称手板、玉板或朝板,是古代大臣上殿时,举在手中的工具,用来题写向皇帝进谏的主要内容,相当于现在的笔记本。明代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执象牙笏,五品以下不执笏。所以证明这块笏板的主人应是五品以上的官员,据史料记载,康家应有五品以上的官员,笏板和顶子都是官职的象征,也是子孙的荣耀,笏板自然成为当时身份地位的象征。


第三件:楠木盒端砚

该砚台属于清代(公元1616年—公元1911年),长45厘米,宽35厘米,通高7厘米,康百万庄园旧藏。砚呈椭圆形,马蹄状,砚面凹陷,且一端为月牙状,青石中泛浅色斑痕,宽端有两个猫眼,阳光下似透明,砚底有阴刻篆书铭文和印章,铭文内容为:“其万年寿考子子孙孙永宝用”。三枚印章内容,右上角为“书香”,左上角为“南平山樵子”,左下角为“墨海”,外罩楠木盒,盒盖有一玉石透雕圆花。端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宋代的著名诗人张九成赋诗赞道:“端石古砚天下奇,紫花夜半吐红霞。”因出产于广州肇庆端溪,故名端砚。它发墨好,不宜干,深受世人喜爱。端砚上的石眼是端砚的主要特色,砚谱云:“端石有眼着最贵。”端砚加上外罩的楠木盒子,更显这方砚台的珍贵,也是书香门第的象征。


第四件:比丘玉石像

玉石比丘属于清代,雕像高6.9厘米,宽5.2厘米,厚3.5厘米。该比丘坐像姿态安详,一手放在膝盖上,一手手背托在耳部,头微微向上做思考状,衣褶纹理流畅自然,材质为和田玉。比丘是佛教文化中的男出家人,以弘扬佛法,普渡众生为己任,佛教以众善奉行,诸恶莫为,深信因果,与世不染为教义。这件比丘玉石像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康家向来注重行善、救济百姓的家风。


第五件:木核桃瓢

该器物属于清代,高11厘米,口长24厘米,口宽19.5厘米。该瓢外形极似核桃,表面饰黑漆,油漆光洁发亮。外壳高浮雕雕刻刻猴、梅花、葫芦、桃花、蕾与枝干连接等图案,并刻有“善恶人家到头终有报,一十二华东游西转古今,人有良心天自知。”字迹规整,刻工熟练,刀法简洁,形象逼真,尾部镶一铁环。该瓢造型奇特、独具匠心,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康百万庄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康百万”是明清以来以“康应魁”为代表的康氏家族的总称。康家从明代中期以来,靠经营店铺起家,利用漕运发家,收购土地兴家。康家曾两次悬挂“良田千顷”金字招牌,土地达十八万亩,“康百万”、“ 阮子兰”、“ 沈万三”在明清时期被誉为“民间三大活财神”。江南有民谣曰:“河南康百万,打渔在江边,金银有多少,堆积如泰山。”在山东、河南、陕西则有:“头枕泾阳、西安,脚踏临沂、济南,马跑千里不吃别家草,人行千里尽是康家田。”的俗语。在六、七十年代,“康百万庄园”、“ 山东牟二黒庄园”、“ 四川刘文彩庄园”被称为“三大地主庄园”。

康百万庄园共有十九部分组成,占地240余亩,是一个集农、官、商为一体,自给自足的封建地主庄园。五十年代土改时,康家被划分为地主,庄园大部分房屋和家具,古玩分给了当地农民,一小部分被政府、邮局和学校占用。60年代时,康百万庄园被公布为河南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文化厅拨款1.5万元,从农民手中征购回部分文物。70年代,上级再次拨款,征购康百万庄园文物。如今康百万庄园的文物一部分流落民间,一部分保存在康百万庄园,其余保存在巩义博物馆。

这五件器物,从咸丰款御窑方斗杯到象牙笏板来看,康家与官府有着密切的联系,康家绝非一般的土财主,而是有着深厚的官商背景。从楠木盒端砚到比丘玉石人雕像看,康家是诗书传家,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崇尚儒教和佛教,“处事无他莫若为善,传家有道还是读书”,“致中和”、“居贵敬”、“行贵简”、“端洁退让”,这些楹联和匾额内容绝非主人心血来潮、附庸风雅,而是康家主人为人处事的心灵写照。再从康家实用器物木核桃瓢看,雕刻精美,上刻警句,告诫后人不忘本心、一心向善,懂得回馈社会,说明康家主人生活极其精致,文化品味很高。

康家的文物还有很多,这里不再一一赘述。这些文物是康家四百年兴衰的见证,记述着康家横跨三省、船行六河的繁华,也记述着大河沉船的无奈。有康家赈济百姓的壮举,也有吸食大烟的、卖地卖妻的沉沦。康家的故事已成为历史,只有这些文物静静的躺在博物馆的展柜里,无言地讲述着故纸堆里的传说,让人遐想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