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爱兰在“中原古代丝绸之路与大运河”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
(2015年12月14日)
时间:2015-12-16 河南省文物局局长 陈爱兰 字体:大 中 小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代表,同志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齐聚在美丽的郑州大学校园,参加由省科协、省文物局、郑州大学共同主办的“中原古代丝绸之路与大运河”学术研讨会。在此,我谨代表河南省文物局向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莅临本次会议的各位嘉宾、各位代表表示诚挚的欢迎!
河南地处中原,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历史底蕴深厚,文化遗产丰富。经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河南现有不可移动文物65519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02处,馆藏文物220多万件。多年来,河南文物事业保持了健康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一系列文物保护重点工作、重大项目、重点工程持续深入开展,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2014年6月,中国丝绸之路和大运河两个项目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河南省成为全国唯一同时成功申报两项世界文化遗产的省份,充分体现出河南在历史上文化经济交流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彰显了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的枢纽作用。
丝绸之路和中国大运河都是超大规模的线性遗产。丝绸之路河南段包括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新安汉函谷关遗址和陕县崤函古道石壕段遗址4项遗产,构成了“一城一门一关一道”内涵丰富、完整的丝绸之路要素体系。大运河河南段目前已发现的位于我省范围内的有洛阳回洛仓遗址和含嘉仓遗址、通济渠郑州段、通济渠商丘南关段、通济渠商丘夏邑段、永济渠滑县至浚县段、浚县黎阳仓遗址共7处遗产。这些文化遗产直接体现了我国古代杰出的建筑、水利、航运技术,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见证了古代发达的农业、纺织、制瓷等方面的科技水平。
今天与会的各位科技史专家,大部分也是奋战在考古一线的文物工作者,为丝绸之路与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发现、发掘和保护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古代遗迹遗物,是物化的古代科技,各位代表是古代科技最直接的观察者、感受者。本次会议是非常好的学术交流平台,希望各位专家在汇报交流考古发掘成果的同时,深入研究古代科技史,探讨丝绸之路与大运河对科技发展的影响和推动,为当今科技发展规划提供经验和借鉴。也希望与会学者通过相互交流最新研究成果,积极探索合作途径,为河南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和开发利用提出意见和建议。
最后,预祝会议圆满成功!祝愿各位专家、各位来宾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
上一篇:雒树刚:加快文化改革发展
下一篇:“平语”近人——习近平谈文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