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博资讯>>领导讲话

陈爱兰在2015年全省文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时间:2015-02-10    河南省文物局局长 陈爱兰  字体:   

同志们:

这次全省文物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文物局长会议精神,总结工作,分析形势,部署任务,推动全省文物事业繁荣发展。刚才,田凯同志传达了全国文物局长会议精神,大家要认真学习贯彻。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2014年全省文物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2014年,全省文物工作紧紧围绕“十二五”规划和年度工作部署,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动力,认真贯彻执行文物工作方针,深化改革,求实创新,取得显著成效。大运河河南段、丝绸之路河南段两个项目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新安汉函谷关遗址入选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鼎盛中华”和“鹰城古韵”两项陈列展览荣获第十一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文物保护工作助力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明显。河南文物保护工作的发展得到各级领导的赞许和肯定,刘延东副总理曾批示:河南在保护文化遗产中坚持保护利用并重、传承创新并举、合作交流并行,助发展、惠民生、促开放的经验值得推广。中央媒体为此多次到河南采访报道,河南文物保护工作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全省广大文物工作者拼搏奉献、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河南省文物局,向在座的各位,并通过你们向全省文物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总结2014年工作,我们主要取得以下成就:

(一)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取得重大成果。大运河、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是近年来我国同时进行的两项重大文化工程。我省作为全国唯一同时承担这两项申遗任务的省份,共有11处遗产点列入申遗名单,涉及郑州、洛阳、三门峡、商丘、鹤壁、安阳、滑县、浚县、夏邑、新安、陕县等6市5县。按照国家部署和国际遗产专家现场考察评估意见,我们组织制定倒计时工作方案,指导协调遗产地政府及文物部门,攻坚克难,精益求精,顺利完成大运河洛阳市回洛仓遗址和含嘉仓遗址、通济渠郑州段、通济渠商丘南关段、通济渠商丘夏邑段、永济渠滑县-浚县段、浚县黎阳仓遗址和丝绸之路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新安汉函谷关遗址和陕县崤函古道石壕段遗址全部11处遗产点冲刺阶段各项准备。通过一系列保护展示,遗产沿线的文化生态、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居民生活得到了大幅改善,凸显了文物保护的综合效益。在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两个项目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我省成为全国唯一成功“双申遗”省份,实现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大突破。加之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我省世界文化遗产达到5处,为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文明河南”提供了有力文化支撑。

(二)全省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有序开展。可移动文物普查是国务院安排部署的重大文物保护工程。按照《河南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实施方案》,2014年主要开展了以县域为基础的信息数据登录工作。一年来,我们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质量标准,创新工作方法,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进展顺利。组织召开了全省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推进会,举办全省文物认定和鉴定定级人员培训班、文物普查数据登录培训班、文物摄影人员培训班、田野零散石刻文物集中保管人员培训班等多个专题培训。全年投入普查经费2000余万元,不断完善可移动文物普查软硬件设施。截止目前,全省国有单位文物收藏情况调查和认定工作全面完成,确定559个国有单位馆藏文物200余万件(套)。18个省辖市普查文物的初步鉴定工作基本完成,郑州、洛阳、安阳、鹤壁、濮阳、许昌、周口、驻马店、济源等9市已完成省级鉴定复核。普查数据登录工作全面展开,已登录数据17万余条,实际登录件数近30万件,其中郑州、洛阳两市在数据登录工作中位居全省前列。在完成国家部署的阶段性任务同时,积极争取省财政支持,创新推进田野零散石刻文物集中保管工作,将工作范围由2013年的11个县市扩大至本年度的70个县市和10个文博单位,累计抢救保护石刻文物近万件。

(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田野文物保护工作圆满收官。南水北调是国家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特大型工程。河南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和所经线路最长、涉及面积最大的省份,也是文物保护工作最为艰巨的省份,配合工程建设的文物保护工作量占全段50%以上。自2005年工程启动以来,我们协调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省内外考古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组成40余支考古发掘队伍,开展文物保护工作大会战。南阳、平顶山、许昌、郑州、焦作、新乡、鹤壁、安阳等沿线8市和驻马店、漯河、周口、濮阳等受水区文物部门,付出很多艰辛和努力,全身心投入到沿线文物保护抢救工作中去,并创新工作方法,以县域为单位组织安全巡护,确保文物保护工作万无一失。截至2014年底,累计实施369项文物保护项目,完成考古发掘面积90多万平方米,抢救出土10万余件珍贵文物,新获一批重大考古发现,圆满完成丹江口库区、干渠沿线和配套工程建设中的文物保护任务。除了做好地下文物的考古发掘,还积极探索南水北调工程涉及地上文物的保护展示新途径,积极协调淅川县政府,对淹没区重要传统民居进行整体搬迁。焦作市文物部门争取政府支持,把南水北调焦作段绿化带内的地上文物全部予以保留,并投资300多万元,建成了建筑面积达2000平方米的南水北调出土文物及古建构件修复基地。为使广大公众分享南水北调文物保护丰硕成果,在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沿线各市县文博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精选出3800多件珍贵文物,依托安阳博物馆精心筹办了“流过往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文物保护成果展”,于2014年11月19日正式对外展出,既为广大公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文化滋养,也为服务发展大局、成果惠及民生的文物保护工作理念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四)大遗址保护和重点文物维修工作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给大遗址保护工作带来的压力日益加剧。按照国家大遗址保护工作部署,我们坚持规划先行、整体布局、统筹兼顾,持续推进大遗址保护工作。全年编制完成11部大遗址保护展示和环境整治方案,组织开展15项主动性考古发掘,向国家文物局申请立项17个大遗址保护项目,为我省大遗址的下一步保护展示奠定了坚实基础。持续推进偃师二里头遗址、渑池仰韶村、宝丰清凉寺汝官窑遗址等16处大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安阳殷墟、隋唐洛阳城、汉魏洛阳故城3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郑州商城、新郑郑韩故城、偃师商城、内黄三杨庄、信阳城阳城遗址5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项目的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隋唐洛阳城明堂、天堂、宫城遗址和郑州商城东南城垣、西南城垣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圆满竣工,彰显了古都风貌,美化了城市环境,改善了群众生活,成为文化遗产保护惠及民生的新亮点。

加强项目储备,向国家文物局申请大遗址及重点文物保护立项项目105个,批复立项73个。编制完成57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和维修方案,已有19部获得批准。持续推进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维修工程。济源阳台宫、浚县城墙、西平宝严寺塔等50余项保护维修工程顺利通过结项验收。逐步实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地上部分)维修保护规划,编制完成保护规划及维修方案42个,审核批复28个。叶县澧河石桥、许昌春秋楼文庙大成殿等9个文物保护工程圆满完工。一批濒危文物建筑得到抢救维修,文物周边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积极做好大型建设项目中的文物保护工作,开展考古发掘,加强科学研究,取得丰硕成果。新安汉函谷关遗址入选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我省获此殊荣的项目总数已达40项,位居全国首位。舞阳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第八次发掘等5项考古发掘项目入选2013年度“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

(五)博物馆建设和免费开放工作取得新成效。在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全省博物馆建设持续推进,具有中原文化特色的博物馆网络体系日益完善,全省博物馆、纪念馆总数达到232座。开展中原考古博物院、偃师二里头遗址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续建工程前期筹备工作。加快商丘博物馆、开封博物馆、漯河博物馆等建设和陈列布展工作。林州红旗渠纪念馆新馆、信阳城阳城遗址博物馆、新县丁李湾生态博物馆等对外开放。在国家开展的2013年度博物馆运行评估工作中,河南博物院、郑州博物馆、洛阳博物馆、南阳汉画馆4家一级博物馆,开封市博物馆等10家二级博物馆,兰考县焦裕禄纪念馆等23家三级博物馆全部合格,其中开封市博物馆、兰考县焦裕禄纪念馆考核等级为优秀,为其下一步的博物馆级别晋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省博物馆、纪念馆围绕社会经济发展大局,不断提高陈展水平和服务质量,全年累计举办1000多个陈列展览,接待观众4500多万人次。河南博物院“鼎盛中华——中国鼎文化展”和平顶山博物馆“鹰城古韵——平顶山历史与文化陈列”荣获第十一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至此,我省已连续3届有两项陈列展览入选全国十大精品陈列。同时郑州博物馆“君子四艺——琴棋书画艺术展”等10项陈列展览被评为“河南省优秀陈列展览”,进一步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开展财政资金补助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专题调研,实施2013年度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绩效考评。举办全省博物馆陈列展览培训班,主办豫陕晋冀四省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推进省际博物馆合作交流。组织开展义务文物鉴定、文物知识讲座、文物展览进社区进校园、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功能试点等文化惠民活动,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和社会教育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六)文物保护科技和对外合作交流工作持续提升。研究制定《河南省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管理办法》,命名第二批9个河南省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总数达14个。完成河南省文物科技保护中心新址搬迁工作,完善软硬件建设,提高文物科技保护研究和应用水平。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针对性地举办两期青铜器保护修复技术强化培训班,全年组织实施18项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抢救修复珍贵文物600多件。鼓励文物科研人员在各类文物期刊杂志,发表学术文章300多篇,编辑出版学术专著、考古发掘报告、文物普及读物50余部。

服务全省对外开放和外事工作大局,深化文物保护国际合作,扩大文物对外展览,提升中原文化影响力。为庆祝“中法建交50周年”,参加国家文物局赴法举办的“中国汉代文物精品展”。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全委会的邀请,组织“洛阳·丝绸之路与大运河交汇的城市”展览,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展出。组织“河南的世界文化遗产”、“河南重要考古发现成果展”、“中国古代音乐交流展”、“汉字展”等,分别赴加拿大、韩国、德国、法国、泰国、尼泊尔、台湾、澳门等地展出。持续落实与瑞典国立世界文化博物馆的五年合作协议,完成2015年赴瑞典“洛阳:丝绸之路上的大都会——唐代文明展”前期筹备工作,并创新外展手段,于2014年6月先期在洛阳博物馆对外展出。全省文物博物馆单位继续实施与美国、瑞典、奥地利、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文博机构的合作协议,持续开展考古研究、科技保护、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合作交流,取得良好效果。

(七)文物安全与执法督察工作稳步开展。部署开展元旦春节期间、传统庙会期间、古城保护等文物安全专项检查,累计检查文物博物馆单位364个,提出意见建议260余条,对24处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单位及时下达了整改通知书,并跟踪督查,确保整改意见落到实处。河南博物院、洛阳龙门石窟、淮阳太昊陵等开放文物保护单位制订方案、强化措施,确保重大节日期间文物安全、人员安全、设施安全。持续推进文物风险单位安全防范设施建设,组织编制60余部技防、消防、防雷方案。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的积极性,完成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员登记备案,对2014年度全省157名优秀文物保护员进行了表彰奖励。持续开展文物行政执法专项督察,督促查处商登高速公路尉氏县取土场古墓葬遭破坏等13起文物违法案件。督办破获太康寿圣寺塔、登封均庵主塔、济源汤帝庙等10余起文物被盗案件。会同省公安厅表彰了9个2013年全省打击文物犯罪成绩突出单位。全年组织开展涉案文物鉴定99起,鉴定涉案文物701件,维护了全省文物安全形势的整体稳定。

(八)文物资源利用工作不断加强。会同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公布第五批28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第6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划分工作稳步推进。会同有关部门召开“全省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做好新形势下我省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作出具体安排部署。“万里茶路”、“河南古民居”等专题调查进展顺利。

加强文物流通领域管理和服务,推进文物经营活动健康发展。省文物交流中心成功举办春秋两季“河南郑州全国文物艺术品交流展”,国家文物出境鉴定河南站全年鉴定审核各类文物艺术品近2万件,举办“第三届河南博物馆文化产品创意设计大赛”,命名第五批12家“河南省文物复仿制品研发基地”。 省文物建筑保护研究院探索开展中小型石窟高浮雕拓印、建档测绘工作,努力抢救保护田野文物,取得一定成效。

(九)文物保护基础工作扎实推进。积极开展人才培养,先后举办全省县级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博物馆陈列展览、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申报及预算编制、文物安全管理人员、信息宣传等培训班,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000余人次,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人才支撑。对口援疆和定点扶贫工作取得新进展。

加大文物宣传力度,配合国家文物局组织开展河南文物事业发展成就宣传系列报道,新华社、光明日报(光明网)、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中国新闻、中国文化报、中国文物报等10余家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和网络媒体,到我省进行实地采访,编发各类信息100余条,取得良好社会反响。香港文汇报以《世界文化·河南遗产》为题,通版刊发宣传我省世界文化遗产价值、意义和工作经验。河南日报推出《丝绸之路上的河南印记》、《大运河走过河南》两个专版,对我省两处新增世界文化遗产的内在价值、保护成果进行了宣传报道。光明日报分别以《呵护中华文明的历史见证》、《解读大遗址保护的洛阳模式》专刊刊发了郑州市、洛阳市两大片区对大遗址保护的探索和创新。落实与中国文物报社宣传合作协议,相继推出大遗址保护、可移动文物普查、博物馆发展成就、文物科技保护等4个专版,进一步扩大了河南文物工作的影响力。各地也不断加强文物宣传工作,洛阳市文物局等17家单位被评为“2014年度河南省文物信息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意识到,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省文物事业既具备诸多有利条件,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如: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项目储备不足,开工率、完工率不高,项目实施监管不够;部分基层文物保管所库房条件较差,管理水平较低;个别免费开放博物馆不能正常对社会开放;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科技保护、规划编制人才短缺;文物案件多发,文物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等。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研究,深入思考,拿出切实有效措施,努力改变这种状况。

二、2015年工作安排

2015年是全面完成我省文物保护事业“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全省文物系统要认清形势、坚定信心、科学决策、勇于创新,努力完成各项任务。就2015年的重点工作,我强调以下几点:

(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物保护重要论述精神,引领河南文物事业健康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相继在国际国内不同场合就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多次就加强文物保护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最近,新华社以《留住历史根脉,传承中华文明》为题,详细报道了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历史文物保护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5000年的中华文明,是人类文化河流中唯一没有干涸、没有断流的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历史文物是国家法律赋予每个人的责任,文物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任何个人和单位都不能为了谋取眼前局部利益而破坏全社会和后代的利益,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文化遗产。在城镇化建设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正确的保护理念,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书写城镇化与历史文物共同发展的美好画卷。要求我们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处理好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保护和利用的关系,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论述,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深刻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阐述了文物保护的正确理念和基本原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自觉、对文物工作的高度重视,为新时期文物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学习传达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精神,是当前我省文物战线的重要政治任务。会后,大家要迅速传达学习,密切联系实际,学深悟透,融会贯通,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具体来讲,一要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精神纳入政治学习和干部教育培训计划,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重要论述精神上来,把学习贯彻活动不断推向深入。二要加强调查研究,结合本地本部门工作实际,撰写学习体会,开展专题研讨,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三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精神查找工作差距,明确发展方向,制定完善措施,形成贯彻落实意见,争取本地党委、政府支持,切实解决制约文物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二)加快推进重大文物保护工程

——做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大运河、丝绸之路申遗成功后,我省世界文化遗产已达5处。在遗产类型、数量等方面均居于全国前列,但是也面临着保护和管理任务繁重、遗产线路长、涉及范围广、协调难度大等一系列难题。我们要积极加强与各级党委政府的宣传沟通,努力做好我省世界文化遗产后续保护工作。一要做好新增11处遗产点的学术研究、保护展示和环境整治等工作,逐步提升保护研究和展示利用水平。二要根据国家安排,做好丝绸之路扩展项目准备工作,力争使更多的遗产点进入扩展项目名单。三要加强宣传教育,以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为基础,借助传统和新媒体手段,向社会公众大力宣传遗产价值,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四要加强监测管理,各遗产地要建设遗产信息数据库,完善遗产监测体系,明确监测对象,细化监测指标,建立实时预警和处置机制,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确保我省世界文化遗产安全。

——做好大遗址和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工作。严格按照国家文物局要求,做好我省列入全国文物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19处大遗址的保护展示工作,加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做好北宋东京城新郑门遗址、郑州小双桥遗址、淮阳平粮台遗址等项目的主动性考古发掘,为相关遗址保护展示工作奠定基础。重点抓好开封城墙、商丘城墙、信阳鸡公山近代建筑群、洛阳八路军驻洛办事处旧址、濮阳单拐、郏县临沣寨、内乡吴垭、孟津卫坡等重点项目和传统民居的保护维修工作。按照《河南省文物保护工程施工管理规定》的要求,加强对重点保护维修工程检查督导,确保工程安全高效实施。

——做好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的文物保护工作。完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干渠和受水区文物保护项目验收工作,加强出土文物及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确保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工作圆满收官。配合省政府总体部署,做好信阳出山店水库工程、商丘至合肥杭州铁路项目、西气东输三线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工作。

——做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该项工作要于2016年全部完成,所以说今年是可移动文物普查的关键之年,大家要从思想上进一步提高对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有时间紧迫感和任务压力感。在新的一年里,要着力抓好以下3项工作:一是加快藏品鉴定定级。未完成鉴定定级工作的洛阳、开封等9个省辖市和省直文博单位要按照国家部署的时间节点,抓紧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本辖区、本单位的文物藏品先行鉴定并提出初步鉴定意见,省局将组织专家进行鉴定复核,确保本年度完成我省全部普查藏品的鉴定定级。二是做好藏品登录和审核。组织全省藏品登录审核培训班,进一步规范藏品登录技术标准,严格登录审核标准。各地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确保藏品登录工作有序实施。三是继续推进田野零散石刻文物集中保管工作。积极争取各级政府支持,对辖区内离开原地、分布田野的零散石刻进行调查摸排,细化工作方案,完善集中措施,尽可能多地抢救保护散落田野的石刻文物。

(三)加强文物合理利用,持续推进文化惠民

——努力提升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博物馆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文物工作服务社会的主渠道之一。长期以来,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博物馆工作,国务院已审议通过《博物馆条例(草案)》,支持博物馆事业发展,鼓励博物馆向社会免费开放,强化博物馆服务教育、科研、文化建设和大众生活的社会功能,对博物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今后工作中,我们要认真贯彻执行《博物馆条例》,国家文物局组织开展的博物馆运行评估、年审登记和我省《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绩效考评办法》等考评机制,进一步规范管理,优质服务,努力提升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积极促进各级各类博物馆发展。要充分发挥文物资源大省优势,坚持文物抢救保护与整理修复相结合、藏品保护与展示利用相结合,深入开展馆藏文物科学研究,充分挖掘内涵价值,为陈列展览提供理论成果和科学依据,切实提升全省博物馆陈列展览水平,做好文化惠民。探索组建河南博物馆联盟,通过举办流动陈列展览等多种方式,逐步解决馆藏文物利用率低、服务功能不完善等问题,真正使沉寂在库房里的文物藏品“活”起来,努力把博物馆打造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殿堂。筹备2016年第七届河南省讲解员讲解大赛。

——持续推进博物馆建设。做好偃师二里头夏文化遗址博物馆、中原考古博物院等重大项目建设前期工作。完善商丘博物馆、开封博物馆新馆陈列布展,争取早日对外开放。落实博物馆建设“十二五”规划,加快漯河博物馆、南阳博物馆建设进度。探索县级博物馆建设机制,加强项目储备,为县级博物馆建设奠定基础。开展博物馆、纪念馆组建理事会试点工作。

——不断加强基层文物收藏单位管理。基层文物收藏单位是全省文物博物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基层馆藏文物安全。根据全省文物工作实际,实施基层文物库房管理规范化、标准化试点工作。一要研究探索基层文物库房建筑面积、建筑质量及建筑形式标准。二要对藏品保管所需柜架囊匣、温湿度等内在设施进行规范完善,逐步提升基层文物库房内在设施水平。三要加强科学管理,严格工作流程,确保《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等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

——深入开展对外交流合作。推动更多文物展览走向世界,举办赴瑞典“洛阳:丝绸之路上的大都会——唐代文明展”、赴加拿大“河南木板年画展”、赴意大利“汉唐雄风——河南文物精品展”、赴塞浦路斯“中塞文化对话展”、赴台湾“洛阳风华——河南唐三彩展”、“汉字”国际巡展以及赴香港、澳门文物展览,用精美的文物展览树立河南形象,提升河南影响。继续与美国、加拿大、瑞典、澳大利亚、奥地利、西班牙、日本、韩国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文物博物馆机构合作,开展文物保护、考古研究与人才交流培训。

——扎实做好文物资源合理利用。落实全国文物合理利用工作会议精神,着力解决我省文物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中存在的利用“不够”和“不当”问题。在统筹规划文物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基础上,加快文物保护单位开放利用,结合文物保护维修工程的实施,有计划地推进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对外开放,深化研究、挖掘内涵、完善设施、提升功能,确保抢救维修一处,对公众开放一处,使其成为人们休闲娱乐、陶冶情操、汲取知识的优美场所。要加强以文物资源为依托的文化创意产品研发,把丰富的文物资源转化为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优势,拓展延伸文物博物馆单位的文化传播功能,扩大河南文物的影响力。要围绕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开展抗战文物资源调查、保护维修、展示利用和科学研究工作,更好地发挥其国民教育和警示功能。

(四)加强文物安全防范,确保全省文物安全

——落实职责任务,强化安全意识。落实国家文物局等16部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文物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细化安全责任。完善“县”、“乡”、“村”三级文物安全保护网络,做好文物保护单位安全日常巡查、检查、督察,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文博单位及时督促整改。加强馆藏文物管理,严格执行《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中国文物博物馆工作人员职业道德准则》规定,规范工作程序,确保文物安全。

——加强法制建设,严格行政执法。配合国家文物局继续做好文物法修订调研工作,做好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草案的审查意见上报工作,做好我省文物行政处罚案卷评查工作,指导规范全省文物行政执法,提高工作水平和效能。积极配合各级司法机关、海关和执法部门开展涉案文物鉴定工作,为案件处理提供依据。

——强化市场监管,规范流通领域。做好文物商店销售文物、拍卖公司拍卖文物审核备案工作。做好文物商店、拍卖公司文物拍卖资质申领工作。组织开展文物市场管理调研,组织举办文物市场管理研讨培训(文物拍卖企业),会同公安、工商等部门规范文物市场管理。

(五)深化行政审批改革,提升文物管理水平

“十二五”以来,国家持续深化行政审批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简政放权。2014年以来,国务院公布了新的文物行政审批事项,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取消调整下放行政审批项目和部门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决定》,全省共承接保留行政审批项目394项,省级文物行政部门承接保留行政审批事项20项。全省文物系统要从以下3个层面做好承接落实。一要认真对照省政府公布审批事项,依照自身管理权限,明确责任清单,做好落实衔接,规范审批行为,强化审批责任,优化审批流程,减少审批时限,提高全省文物行政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二要结合国家文物局深化文物保护工程项目审批机制综合改革要求,认真研究文物保护工程项目审批改革的承接工作,明确各种业务审批、审核、申报的具体时限,提高工作效率。三要严格按照《河南省文物保护工程施工管理规定》(试行)要求,做好文物保护工程实施。加强文物保护工程从业人员教育培训,严格工程招投标、工程监理、竣工验收等管理程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确保工程质量。

(六)完善发展保障措施,夯实事业发展基础

——科学编制“十三五”规划。一要做好文物事业“十二五”规划的总结和评估,系统分析各项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重点任务的完成情况,着重查摆问题、剖析原因,为“十三五”规划编制提供研究基础。二要把文物事业放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加以思考谋划,从有利于融入社会,有利于改善民生,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着力研究解决影响文物事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三要根据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和国家文物局重点工作安排,细化本地区文物事业发展相应的目标指标、重大工程、重点项目等,增强规划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力争使一批文物保护重点项目列入国家文物局和各级政府总体规划之中。

——做好文物科技保护。紧密结合全省科技保护工作实际,重点推进土遗址保护和青铜器、陶瓷器、纸质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开展市县级博物馆预防性保护项目,逐步改善基层博物馆藏品保存环境。根据馆藏文物保存现状,结合国家扶持重点,积极申请科技保护项目,加大馆藏珍贵文物保护修复力度,提升文物修复技术装备水平,扎实推进我省文物科技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

——有序开展项目储备。认真梳理项目规划,切实加强项目储备,为经费申报工作奠定扎实基础。要做到保护规划和方案编制的合格化、规范化、科学化,合理预算,保证保护规划和维修方案的审核通过率。

——持续开展人才培养。结合河南文物工作实际,制定我省文博人才培养计划。举办全省可移动文物普查、青铜器陶瓷器等文物保护修复、财务管理、文物藏品保管、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陈列展览、信息宣传、文物保护单位防雷实务及工程方案编制等相关业务培训,培养创新性科技人才、技能型职业人才、复合型管理人才,强化培训成果运用,为各项工作提供人才支撑。

——加强文物宣传工作。深化与新闻媒体的交流合作,拓展宣传渠道和途径。编辑出版《河南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河南的世界文化遗产》。配合《中国文物志》编写,做好我省信息资料收集和撰写工作。会同中国文物报社做好《中国文物报》创刊3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推进bet365直播建设,打造宣传政策法规、展示工作成绩、普及业务知识的网络平台。围绕中国文化遗产日、国际博物馆日等重大节庆和重点文物工作,宣传普及文物知识,提升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关注度,扩大河南文物保护工作影响力。

——持续做好援建新疆哈密和淮阳定点扶贫工作。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加强联系沟通力度,细化责任目标任务,把援建新疆哈密和定点扶贫工作抓实做好。

三、更新观念,狠抓落实,确保年度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同志们,新的一年我们的工作任务依然艰巨。要想高质量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归根结底要靠真抓实干,要靠贯彻落实,只有脚踏实地的把各项工作部署落到实处,才能确保年度工作安排科学推进,顺利实施。

(一)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抓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河南文物工作者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形成了甘于清贫、忠诚事业、求实创新、严谨细致、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我们要把这种优良的传统作风继承发扬下去,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认清发展大局,紧跟时代步伐。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的新常态。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转入新常态,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即将发生诸多转变,将与传统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粗放增长模式基本告别。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消费成为需求增长的主体,当然也包括文化消费需求。在新常态下文物事业如何健康发展,我们至少要思考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随着经济增长速度适度减缓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配合基本建设所承担的考古发掘等文物保护任务也在逐步发生变化,为我们深入开展文物保护资料整理研究、多出科研成果提供了有利条件。二是反思我们的工作,无论是博物馆建设、古建筑维修、考古发掘、还是科技保护、科学研究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研究不深、展示不够、方法粗放、成果不精等问题,因此,提质量、重实效是新常态下文物事业发展的迫切任务。我们要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来承担和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工作任务,拿出精力和时间,努力做好考古发掘资料研究、文物建筑保护维修研究、博物馆陈列展示研究,文物科技保护研究、文物保护成果利用研究等,在争取多出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建筑维修报告等研究成果的同时,加强研究成果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切实提升我省文物保护利用工作质量和水平。

——增强责任意识,人人履职尽责。责任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高尚的品格。当前全省文物工作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更需要我们强化责任意识,以对文物负责、对事业负责的态度做好本职工作。全省文物工作者,不论是管理工作者还是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对自己的工作职责做到心中有数,该做的要做好,不该做的坚决杜绝。面对工作中的棘手难点问题,要分析研究,集思广益,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措施,保证各项工作部署扎实推进。对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要认真总结反思,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整改落实,推动工作取得更大进步。

(二)以扎实有效的工作措施促落实。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文物保护工作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国家投入大幅增加。如何把国家投入的资金利用好、管理好,充分发挥资金效益,确保项目高效完成,是摆在全省文物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各级文物管理部门必须理清工作思路,负起主体责任,加强监督管理,保证各项重点工作落到实处。

——完善工作措施,加强监督管理。作为省、市文物行政部门,在文物事业发展中,承担着承上启下、横向协调的重要职责,在各项重大文物保护工程的实施中,发挥着科学策划、监督管理的关键作用,是文物工作联系群众的桥梁、服务社会的窗口。现在,从国家层面看,文物行政审批事项减少了,但是,减少和下放的审批事项需要逐级承接,所以对省、市、县各级文物部门来说,新的发展形势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和要求。全省各级文物管理部门必须顺应改革发展新形势,在优化行政审批的同时,积极探索工作新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加强科学管理,逐步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提高文物工作效率。首先要做好事前规划。对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要做到摸清家底,提前规划,科学部署,稳步推进。第二要加强事中管理。针对文物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吃透法规政策、熟悉工作流程、加强沟通协调,努力推动各项工作稳步发展。第三要落实事后督查。对完成的各项文物保护项目,要认真组织结项验收,重点检查其工作程序及保护措施的规范性和科学性,看其是否严格按照批准的规划方案内容实施,要认真总结项目成效,为将来类似文物保护工作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力争通过科学管理,建立起一级抓一级、环环相扣、责任落实的工作机制。

——统筹重点保护工程,扎实推进项目实施。《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对重点文物保护专项经费的补助范围、支出内容、申报审批、财务验收、监督管理作出了新规定,我们要吃透精神抓好落实。一要按照规定做好保护立项、保护规划、维修方案和经费预算的编制工作。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安防、消防、防雷、环境整治等工程以及文物本体保护工程中涉及的壁画、彩塑、石质文物保护内容做到单独编制立项报告。二要掌握好时间节点,按时申报。今后凡申请当年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的项目,立项报告报审截止时间为上一年度的12月31日(2015年度可适当延长至2015年1月31日),只申请方案或规划前期经费的项目,其立项报告报审截止时间可延长至当年的2月28日,各类技术方案的报审截止时间为当年的2月28日。逾期本年度不再安排。我局计划1月份对全省已列入国家“十二五”总项目库的项目情况进行汇总分析,3月底之前做好项目预算控制数审核,4月份完成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经费上报工作。请各地务必严格按照重点文物保护专项经费申报的时间要求完成年度项目经费申报工作。三要扎实推进项目实施。对已经争取到的文物保护项目,我们必须积极组织力量,加快实施进度,确保项目按时高效完成。目前,我省的重点文物保护项目还存在开工率不足、竣工率不高等一系列问题,个别项目甚至多年未见动工。据对我省2011至2013年获批项目的初步统计,项目总体竣工率仅为33%,未开工项目比率高达24%。项目推进缓慢,降低了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的使用绩效,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对国家资金的浪费。2015年我省将狠抓资金和项目管理,逐一排查批复项目,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3年以上未开工项目,其沉淀资金国家将予以收回。全省各级文物部门务必要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逐一检查本地区项目实施进度,对长期未开工项目要深入查找问题原因,列出项目推进计划,要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工作精神,坚持不懈抓促进,保证各类文物保护项目顺利实施。

(三)以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保落实。党廉则政清,政清则国兴。做好各项工作,既需要高度的工作责任和扎实的工作措施,更需要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优良作风。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一岗双责”。党风廉政建设不仅关乎党自身的先进性、纯洁性,更关系国运兴衰、人民福祉。作为文物系统来讲,建设清正廉洁、奋发有为的干部队伍,保持严以律己、为民务实的工作作风,对推动全省文物保护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要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主体责任,强化“一岗双责”,把廉洁从政贯彻到文物工作各个环节。要完善文物保护专项资金使用、文物保护工程招投标、文物保护工程竣工验收等各项制度,切实扎好制度笼子。要加强行政监督和审计监督,遵守廉政准则,保持清廉本色,树立良好行业形象。

——严格规章制度,确保依法履职。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要求全党同志必须严守党的纪律,遵守国家法律。对于文物工作来讲,我们的规矩就是文物保护法,我们的职责就是把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我们要贯彻执行好文物保护法,以法律为依据,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努力推进工作职能、工作程序和工作责任的法定化,按照文物保护法赋予的职责和省政府确定的审批事项,梳理好权力和责任清单,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确保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守纪律、讲规矩,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做文物保护的“明白人”。

同志们,做好今年各项文物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坚持改革创新、服务大局的总体思路,发扬勤政务实、敢于担当的优良作风,群策群力,狠抓落实,努力推进我省文物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